第133章 合理的吧?_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
笔趣阁 > 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 > 第133章 合理的吧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3章 合理的吧?

  按照组织协议,华国没有共享技术,其他组织也不再共享资料、技术、原材料给华国。

  米国等着华国人回来道歉,但没想到技术封锁之后,一点消息都没有。

  “重量级”的艾伦女士发了狠:

  “熬!”

  “熬到他们愿意服输为止。”

  …………

  鹿合。

  陈帆去京平见过那位老人,一刻都没有耽搁,带着钱回到西北实验基地。

  钱的问题解决了,但最高精端的科研前线,人和材料才是最稀缺的资源。

  1个亿打到陈帆的账上,干成了可控核聚变点火运行实验。

  1个亿打到普通人账上,华国不出现一个躺平族就是好事。

  关于人才这方面还比较好说:

  陈帆有了之前的成就,各大实验室、高校都愿意出人配合。

  陈帆把招人的学历、经验条件要求好,委托航空基地进行初筛。程建华的航空基地毕竟是**出身,背景调查这方面做的最专业。

  这些知识和理论技术是超前当世的,任何一个当世的教授,想理解这些都需要花点时间。

  所以陈帆把人员的品德和背景放在了第一位,等程建华帮忙挑选好了,关键岗位再由陈帆单独视频面试,普通科研员敏而好学就行。

  原材料方面。

  可控核聚变用到的各种原材料、设备配件,从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外边进口来的。

  现在要从实验室跳转到商业化应用,自然有许多部件、原材料换新。

  这让于晓辉教授带领的材料小组……不,人员扩充之后,应该叫西北实验基地材料部了……总之他们感到非常头疼。

  很多材料,之前买的时候都是直接进口,别人生产技术的专利权,也不可能告诉你。

  于教授头一次陷入这种窘境:

  和陈帆一起实验一起研究的东西,他打包票都可以独立复制。

  但现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。

  没有原材料,想合成什么新材料都是非常困难的。

  曾经,采购的时候因为花钱肉痛;现在,可控核聚变商用实现在即,因为采购的时候花不出去钱肉痛。

  布置的任务做不完,于教授只能去请教陈帆。讲真……向这位比自己小30岁的陈教授请教,每次都觉得自己一大把年纪白活了。

  可控核聚变实现以后,鹿合当地的房产企业,就跑过来给实验基地的生活办公设施升级。

  陈帆仅仅出门几天,就在原本的实验结果旁边,给盖起了一栋办公楼,真正彰显了“基建狂魔”的实力。

  陈帆的新办公室又大又宽敞,门口还置备了一排座椅。

  于教授来的时候,办公室门口已经坐满了排队等候的各部门负责人。

  陈帆毕竟是实验基地的总工程师,大事小事,都需要找他确定和拍板。

  于教授在门口排队约2个小时,才进到屋里和陈帆说上话。这让他不禁感叹,当初在联合理学院的时候,他差点还拒绝陈帆进他的实验室。

  于教授拿着一叠资料:

  “陈总工……”

  “之前R2-486材料都是从米国直接购买的,现在遭遇了技术封锁,没有人愿意接受我们的订单了。”

  “它是我们用来制作集成电路衬底、红外探测器、γ光子探测器的重要原材料,你看这……”

  于教授处处考虑着措辞。

  宣布华国退出世界核聚变研究协会组织的是陈帆,因为这,全世界的科学研究所都在盯着他。

  原材料问题不得不解决,但是再回协议组织,说真的也不太好听。

  毕竟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。

  陈帆把资料看了又看,问:

  “是看中了它高频、高温、低温性能好、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?”

  于教授点头认同:

  “是的,目前全世界只有米国可以制备这个玩意,而且成本很高。我和新来的化学教授商量了很久,目前华国确实没有技术能制造。”

  “我们实验室尝试过还原分析和解析……但是效果很不理想,它太复杂了,搞清楚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”

  陈帆若有所思,顺便把于教授带来的资料又翻过来一页。

  陈帆不是超级计算机,不能记住前世的所有东西。但前世看过的技术资料,看到相同内容可以进行类比和推演还是没问题的。

  于教授没敢发打断陈帆思考。

  陈帆从抽屉里拽出了几页A4纸。

  还好,相关资料前世他看过一些,现在通过于教授给出的数据,足够推演出详细的制备方法了。

  于教授推了推眼镜,试图看清楚陈帆在写什么,这一看却是吓了一大跳:

  【以垂直布里其曼法制备R2-486材料。首先,通过将合成多晶、B2O3以及籽晶装入PBN坩埚中,并在抽真空的石英瓶中进行生长……】

  “……???”

  于教授吓了一跳,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,好在底盘重稳住了,但整出哐啷一声动静,引来了陈帆的侧目:

  “怎么了?有什么问题吗?”

  于教授不可置信:

  “你这是,在当场推演R2-486材料的制备方法?”

  陈帆奇怪的问:

  “你不是找我解决这个问题?”

  于教授:“这合理吗?”

  陈帆重新检查了一遍已经写好的化学公式,解释说:

  “以B2O3作为液封剂,在2MPa的氩气环境下进行晶体生长。LE易生长大直径的单晶……合理的。”

  于教授:“……”

  “不是,我不是说制备技术合理不合理,你的水平没人敢质疑。”

  “但是我这个问题研究好几天了,你这个速度,它合理吗?”

  陈帆的口头禅又来了:

  “你的资料准备了这么多,而且米国都已经有成功案例了。我能推演出制备的方法……合理的吧?”

  于教授:“……”

  整个华国几百位化学家,这事捣鼓了几年时间都没捣鼓明白,怎么到你这就立刻解决了?

  至于合不合理?

  只要问题能解决……还有什么合理不合理?合理的啊!

  陈帆写完了,递给于教授:

  “拿回实验室看看,如果不行就按着这个方向研究研究,再不行就还带着实验数据来办公室找我……”

  于教授:“好好好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i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i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