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跨界天王_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
笔趣阁 > 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 > 第160章 跨界天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60章 跨界天王

  京平大酒店。

  礼堂。

  陈帆再次穿的西装笔挺,站在了报告会的讲台上。

  台下,一群教授,都来自华国的知名高校、科研院。可此时,他们却都像是小学生一样,正襟危坐,盯着讲台上的那位年轻有为的学者。

  两世为人,陈帆无数次站在这里。能够引领科技的进步,是无上的光荣,陈帆深吸一口气,用平稳的声音说:

  “各位来宾,你们好!”

  “下边,我将对脑机接口Lobotomy实验室的各项技术参数做阐述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陈帆点了下触控笔,克莱因蓝色的PPT浮现在屏幕上。

  即使是在京平大酒店这样最大的报告厅,现在也是座无虚席。

  之前的报告,教授们都是占一整张大桌子,还有茶水和小点心。但是这次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,哪还有功夫注重这些细节?

  每个人都有座位,能放下一小块折叠桌板,已经是优秀配置了……最后排还有搬小马扎进来旁听的教授呢。

  因为涉及的技术过于先进,不便于公开展示,本次会议是禁止携带电子设备的,大家都拿着笔记本,有什么问题就“刷刷刷”记录下来。

  虽然项目还没有正式开始,但是立项中,这些被提及的理论知识,已经足够震撼所有人了。

  和某些离开了演讲稿就不会说话的草包不同,4个小时的报告会,陈帆全程脱稿,发言流畅。

  陈帆的叙述完毕后,掌声雷动。

  “了不起。”

  “简直像科幻小说照进了现实。”

  “就算在小说里,这也是2300年才能实现的黑科技。”

  “如果对人类脑域的开发,真如陈教授所说的那般……”

  “失明者可复明、失聪者再闻声;癫痫患者和神经病患者,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正常;意念可以控制电脑等电子产品……这哪是科技进步,这是科技飞升啊!”

  “无论是十年还是二十年,我觉得这个项目只要能做成,就是值得的。”

  “不知道陈教授还缺不缺人手,我想把我的课题和实验并到他名下……”

  “陈教授快点开始吧。我想围绕他的Lobotomy实验室研发配套!”

  “关于植入式接口,我甚至有这样的看法……”

  “……”

  中途的休息时间,议论纷纷。

  很快,会议的下半场开始。

  陈帆将当面回答所有人的提问。

  关于植入设备材料的问题,材料化学系的教授们,不敢有什么意见。最多的只是提问……或者说请教。

  在可控核聚变的超导材料、海水电解催化剂,还有“顺便”指导的无数个项目中,他早已积累了威信。

  在大家心目中,陈帆教授,就是领域内的权威。质疑他,就像是质疑1+1=2那样的可笑。

  而且,二氧化矾植入芯片,水凝胶生物软骨修复材料、有机电化学晶体管……都是他们从前没见过的内容。

  没见过就没办法分析和评判。

  但陈帆教授说,这些东西已经在他学生的实验室里产出了……

  陈帆承诺,这些新玩意,在实验达到理想状态后就可以供其他科研所研究和参观,这引起一阵好评。

  还有脑信号的计算机识别技术,这里陈帆做了简单的介绍,剩下就包给了魏超和人工智能“深蓝”。

  魏超在西北实验基地待久了,现在也是可以独当一面的研究员了。

  他庆幸当初跳转了专业,和陈帆等人接触过,他意识到自己在化学方面确实没有天赋,但在人工智能方面不同。

  机器正在变得越来越像“人”,魏超在这边的实验基地小有成就。

  “陈帆教授接下来要做的,不光是让机器更加理解人……甚至要让机械和人融合起来,一个赛博朋克的时代就要到来了!”

  “让我们大显身手吧!”

  魏超因为研究人工智能超算,而且又是陈帆的心腹,在前排有单桌的位置……不过他这副中二的表情,引起了不少人的鄙夷。但看到本人的时候,哦没事了……人工智能研究员魏超,多少实验室都指望着他们的产品帮忙呢。

  对陈帆疑问最多的,其实是研究生物工程的学者。

  因为脑机接口,毕竟是作用在动物……甚至是人体上面的。而人,是地球46亿年以来,演化出来的最复杂的生物,陈教授并没有生物学的背景,仅仅是物理化学数学方面的理论,足以支持他的实验走向成功吗?

  一位生物学研究员举手提问:

  “陈教授,您的构想很好。但是如何从数据中提取白质神经纤维的走向?大脑各功能区怎么连接?这些在我们的研究领域中,仍旧是空白……”

  陈帆前世做过相关的实验,其实是知道相关数据。但是放在现在节点,没有实验就没办法解释,他只能当做理论去说明:

  “将采集脑信号的电极附着在头皮上,其风险小但探测到的脑信号精度不高。预测实现的功能不多只能用来执行简单的控制或操作……”

  “……可测量单神经元兴奋状态的微型传感器受其驱动的微型激光源,可用该激光源的波长或时间模式的变化来编码神经元的状态,并将信号发送到颅腔外……”

  陈帆是以后世的认知去解释的。

  但这位生物学教授,并没见识过脑机接口实验室,所以听的云里雾里,只觉得理论具备一定的可行性。

  “谢谢陈教授,这有些复杂了。不理上貌似是论行得通的。”

  陈帆微笑着请他坐下:

  “是的,理论都经过深思熟虑。”

  “等到我的新实验室建设完成,欢迎各位生物学家前来实验。”

  又是一片掌声雷动。

  陈帆在场,几乎解答了所有当面的问题,让所有质疑声都止息了。

  “这是一次跨界的研究。”

  “但陈帆成功说服了所有人。”

  “如果是陈帆的话,我相信这项技术可以完美的实现!”

  “陈教授,是科研界的神,他能研究出任何东西,我们都可以相信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i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i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