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9章 他们完蛋了_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
笔趣阁 > 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 > 第189章 他们完蛋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89章 他们完蛋了

  叶知秋教授一脸不理解的问:

  “你这是什么表情?”

  “怎么搞得你好像啥也不知道。”

  陈帆咳嗽了一声掩饰尴尬:

  “确实是……忘了。”

  这次,轮到叶知秋懵逼了:

  “你说啥?”

  “忘了?”

  陈帆扶额,最后承认了。

  叶知秋有点着急了:

  “我靠,陈帆,当时可是你说要牵头成立一个期刊,我才把学院的名字借给你。”

  “我们那边,可是编辑组、校对组各种后勤工作都准备好了。马上就是第一期发行的时间!”

  “别搞啊,最后我们别搞得跟某些大专的学报一样,像个垃圾桶,什么论文都收。”

  陈帆:“……”

  他刚想再劝叶知秋几句,不过实验室有人找,叶知秋匆匆忙忙就离开了。

  陈帆拿出手机,添加自家约稿编辑的手机号为好友。聊聊才知道,距离出版还有一个礼拜时间呢,那这事应该还有缓和。

  …………

  合理学院。

  当时,学校为了响应陈帆的想法,在学校对面租了一间两层的小楼,作为陈帆拟设立的《科技》期刊办公室。

  学校的知名教授,都在这边挂职了审稿人,还有两名青年老师。

  她俩本来是考进了学校,准备做导员或者行政之类的岗位。结果被陈帆教授的新期刊给调用。

  当初是喜气洋洋的来到了办公室。过来办公这段时间,刊号批下来了,名字也在学术圈打出去了。

  唯一比较尴尬的……

  就是约不到稿子。

  毕竟是第一期的期刊,别人不知道它到底定位在什么水平。

  是目前Nature那种国际顶级期刊;还是国内的南、北两大核心期刊;亦或者某个领域的专业性期刊。

  再往下,还有那种普通学校的学报,给钱就能发表文章的水刊……

  眼看着快到第一期出版的时间,但是确定能发表的论文稿件还没有,他们昨天忍不住给主办人陈帆打了个电话,但被陈帆给挂断了。

  再后来,两人实在顶不住工作的压力,打电话给叶知秋院长提及这件事。

  叶院长知道后,才去找了陈帆。目前还没把解决办法告诉两人。

  “已经有人投稿了。”

  “不过他好像把我们当成了水刊,交上来的内容,质量甚至还不如我们的课堂作业……一言难尽。”

  “我们的期刊,不会未来就要收这种东西吧?”

  两个人凑过去把投稿的论文看了看,均是一脸黑线。

  “哎,如果后续还是没有合适的稿件,我们的第一期,不会就用这种论文七拼八凑吧?”

  “别说了……这种程度的论文,我们可能都凑不出来太多。现在能把版面内容填充满就不错,总不能给客户一堆白纸吧?”

  “哎,咱们的期刊,虽然是陈教授宣布建立的,但是目前知名度还是太小了,定位也不明确。”

  现在,《科技》确实处在进退两难的境地:

  也有教授、讲师知道陈帆的杂志,但是也是摸不清情况。他们怕自己的论文“够不上”期刊的水平,所以畏畏缩缩的不敢投稿。

  而一些学生,或者学术混子,就带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,什么都敢发表试试。

  这种内容多了,就会把《科技》做烂,但是如果不接受的话,现在还一篇文章都没有呢。

  “咱们怎么办?”

  “陈教授是有底线的人,我相信他不会目标是做垃圾期刊,就算发行一本白纸,陈教授也不会发行这个恶心人。”

  “我们再等等消息,要有耐心!”

  “好吧……”

  “但万一,陈教授也没料到这一点呢?我们可怎么办啊?”

  “我相信陈教授,不会坐视不管的。这篇期刊,哪怕有他一篇论文,都可以获得世界学术圈所有人的关注!”

  …………

  《科技》的编辑部是这样,但与此同时,也有很多人在盯着这本期刊。

  比如,米国的几大知名期刊。

  近一个世纪以来,米国都是世界科技的领头人。他们免不了自负自满。

  “真是可笑。”

  “华国只是出了个陈帆而已,就自大到建设期刊,挑战我们的地位了?”

  “呵呵。”

  “我调查过了,这份期刊说要对标我们的Nature和Science,但华国的科学家,哪有这种觉悟?他们认为,能够帮助他们评上职称的,才是最好的。”

  “所以,目前这本期刊曲高寡合,论文很少咯?”

  “岂止如此。在这,我们帮了一些小忙,就是把这本期刊,宣传成垃圾杂志一样。”

  “哈哈哈,多一些学生作业之类的论文发表,让他们去粪里掏金吧!”

  “但愿如此!”

  “世界上只需要一个学术中心,就是米国,这就足够了!”

  “……”

  …………

  还有一些外国的科学家,他们之前或者听过陈帆的报告会,或者来华国参观过核聚变发电反应堆的项目,对陈帆要办的期刊都充满期待。

  “陈教授的期刊,我已经给实验室预付了未来3年的报刊费!”

  “真期待第一期的内容啊。”

  “我永远相信陈教授,他不会让我们失望的。”

  “虽然华国的总体科技水平一般,但是陈教授值得期待。”

  “看看新一期会有什么内容吧。”

  “不过,我听小道消息说,目前这本期刊,似乎还没收到特别满意的稿子?据说没人投稿?”

  “不知道……刚刚开始而已,他们的期刊在大家心目中,还没有明确的定位,我们要对新生事物有耐心。”

  “是了,就算第一期咋的,我相信第二期、第三期会变得更好的!”

  “看看会刊登什么内容吧?”

  “……”

  所有人的期待,是这本期刊能够提供不输于Nature水平的内容。

  两个编辑翻墙看了各种学术论坛的内容,知道预期后,更是感觉头大。

  大家的预期如此之高,如果真收录一些学生的习作作为发表内容,恐怕陈教授和学院的名声,会一落千丈的。

  难道,真要看着刚刚建立的《科技》和编辑部,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i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i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