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竞赛班的邀请_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
笔趣阁 > 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 > 第3章 竞赛班的邀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章 竞赛班的邀请

  次日。

  高一(15)班。

  “叮铃铃——”

  早自习的下课铃响了,埋头做题的学生们条件反射般扔下笔杆,伸懒腰,打哈欠,趴桌子聊天休息。

  “陈帆,都下课了,还学啊?”

  “今天天没亮就见你在教室了。是准备拼个985、211名校出来?”

  “别卷了,没用的。”

  “要是努力有用,要天赋做什么?”

  一下课,同桌王钦就开始“骚扰”陈帆。

  王钦是个“摆烂王”。人不坏,家庭条件也不错,就是学习成绩很不理想,据说上高中都是花了十万砸进来的。

  陈帆是“公费生”。

  王钦是“赞助生”。

  两个人能突破自身条件,在临川第二重点的高中有“一席之地”,实属不易。

  若是从前,陈帆会和他调侃几句。

  但现在,陈帆正忙着证明“黎曼猜想”,根本无暇顾及。

  课间的嘈杂声让陈帆无法专注。

  无奈,陈帆决定去走廊透透气。

  王钦一脸贱笑,往前挪了挪椅子:

  “帆哥,数学练习册借我用下呗?”

  陈帆指指书包:

  “自己拿。”

  王钦的眼睛笑成一条缝:

  “帆哥大义,晚上请你吃鸡腿。”

  陈帆的身影刚消失在教室门口,王钦就在教室里鬼哭狼嚎:

  “帆哥,你故意的吧?”

  “一大早都在忙什么啊,数学练习册居然一笔没动?坑死人了!”

  “第一节就是老吴的课。”

  “谁写数学作业了?借我抄抄!”

  “救救孩子!”

  …………

  15班在走廊的尽头,拐角处的阳台有一扇巨大的落地窗,在这里能俯瞰校园全貌。

  重回少年,陈帆很享受高中生活,但注定不会在这个阶段停留太久。

  至多3个月,完成黎曼猜想的证明论文,陈帆会给自己找一个更适合科学研究的环境。

  现在……

  吹吹风,看看操场上奔跑的学生。

  就再享受片刻这样的宁静吧。

  …………

  “啊,可找到你了,陈帆学弟!”

  陈帆背后,忽然传来一个声音。

  来人气喘吁吁的,跑了一脑门汗,手里还攥着几张皱巴巴草稿纸和一支丢了笔帽的碳素笔。

  “我是数学竞赛队的史天明!”

  “昨天多谢你指点。没有你,我不可能证出这么难的压轴题,在班里扬眉吐气。”

  “嗯,客气了。”

  陈帆没想到,昨天随手解决的一题,居然会引发这么多的后续。

  “那个,我昨天自学了泰勒展开式。有几个问题想想和学弟您……请教。”

  史天明本来是想和陈帆分享一下证明成功的喜悦。

  但陈帆沉稳的气质,总有种见到教务处资深教师的错觉,以至于紧张的在“学弟”后边接了个“您”,还把“探讨”说成了“请教”。

  史天明双手递上自己的草稿纸。

  虽然问题很基础,但陈帆也不是不近人情高高在上。

  前世,对学生的求问,只要有空,他都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

  陈帆接过纸和笔,随便扫了两眼,就看到了不少问题:

  “结论是正确的。”

  “但是证明过程还不够完美。首先,这部分利用等价无穷小会更加简单,你可以试试……”

  “其次,这里的证明你兜圈子了,想一下泰勒展开式的推导过程。由此联想,你这里优化一下,可以写成……”

  “最后,这里也有一点瑕疵……”

  史天明表情微变。

  他昨天不光看会了泰勒公式,做了几道相关考研真题。

  本来以为自己一肚子货,是来和学弟平等探讨,结果又被指点了一番。

  陈帆言简意赅,三言两语就把题讲的非常透彻。史天明感觉自己又悟了,知识水平提高了几个档次。

  他不由自主给陈帆竖起大拇指:

  “学弟,你这水平,我感觉比数竞班90%人都强啊。”

  “吴老师都不一定说你这么清楚!”

  “今年的数竞省赛,要能有你这样的猛将,二中必能争夺个好名次!”

  国际高中生奥数竞赛么……

  前世陈帆没参加过这个比赛,但也勉强和他有些缘分。

  因为,在陈帆的数学研究获得了数学界的至高荣誉——菲尔兹奖后,他就成了决赛颁奖仪式的特邀嘉宾。

  所有过五关斩六将、通过省赛、国赛,在世界决赛前三甲的学生,都将有机会听陈帆为他们致辞和颁奖……

  见陈帆一脸漠然,还完全意识不到对奥数竞赛的意义,史天明有些心急。他开始科普:

  “陈帆学弟,我觉得你可厉害了,你可千万别辜负自己的天赋啊!”

  “数竞赛不止是10万元的奖金,更多是自主招生上名校的机会,这是千金不换的!”

  “就比如我,偏科非常严重,英语只有40多分,如果正常高考也就上个一本。”

  “但是,如果今年数学竞赛得了奖,我冲个985名校也完全可能!”

  “……”

  陈帆不愁升学。

  只要他愿意,随便复制一些前世的研究成果,都足够他评选院士的了。但科研的目标不是虚名,而是获得真理。

  不过……钱的问题倒是亟待解决。

  因为按照前世的时间线,就在今年4月中旬,自己唯一的亲人——陈姨,会因腰间盘突出需要手术。

  这需要一大笔钱。

  前世,高中生陈帆能力有限,陈姨只能用自己的积蓄保守治疗,效果并不理想。

  今生,陈帆虽然以科研为重心,但有条件的话,还是希望家人能过好些。

  省数竞赛比赛在3月底,评奖大概在4月初,奖金下放时间,刚好能赶上陈姨手术。

  陈帆对数竞赛的了解仅限于此,至于参赛流程之类就不清楚了:

  “怎么参赛?”

  史天明熟悉这个,侃侃而谈:

  “赛程安排已经出了,但报名是以学校为单位,所以必须先通过校队选拔考试。”

  “这礼拜五学校就组织考试!”

  “原则上说,所有人都可以报名。”

  “但是,要真想进校队,咱们校队的成员,基本都是从课外班这选的,我当年也是……”

  陈帆皱了皱眉。

  这和他前世的某些不愉快的“遭遇”是吻合的。

  “竞赛班有专业培训,老师会带着咱们学习,做题,讲解。我报班跟着吴老师学,老吴讲课还可以,主要能弄到一些考校队招考的原题……”

  史天明正滔滔不绝的说着,忽然瞥见自己“安利”的吴老师正拿着本练习册走来,兴奋的打着招呼:

  “吴老师!!”

  “我把昨天作业的压轴题做出来了。”

  “快看!快看!”

  早课让吴老师很没精神,他本来准备随便讲讲题打发时间。在这遇到自己竞赛班带的学生,让他有些意外:

  “是天明和林……哦,陈帆啊。你俩怎么玩到一块去了?”

  吴见利是高一(15)班的任课老师,但他对班里的工作不怎么上心。

  因为,在端着教师编的“铁饭碗”之余,他还在校外搞了个竞赛培训机构赚外快。

  陈帆是贫困生,很难给贡献什么“油水”,一直以来,吴老师从来都选择性忽略掉他的。

  这次也不例外,吴老师目光略过陈帆,直接对话史天明:

  “你把压轴题做出来了?我看看。这道题可是用到了很多没学的新知识点……”

  史天明高高兴兴递上算草纸。

  吴老师快速浏览,史天明的解题过程虽然有些啰嗦,但思路却让人耳目一新,整体逻辑性不错。

  这在吴老师眼里已经十分完美。但在草稿纸的空白处,竟然还有一些批注……

  批注的内容精辟简短,看的吴老师都眼前一亮。

  可这显然不是史天明的字迹。

  史天明摸了摸后脑勺,嘿嘿一笑:

  “吴老师,陈帆是您学生吧。”

  “之前您说,今年竞赛队新添一匹黑马,说的是不是就陈帆啊?”

  “他可太6了!”

  “……”

  吴老师懵了:“?!”

  昨天这道压轴题,是竞赛题中的难题。

  即使是前年的比赛中,官方公布的正确率也只有7.81%。

  吴老师清楚自己课外班学生的水平,能完整证明出来的,估计也就一两个人。

  但学校的班里,还有这样一个天才?之前竟然没有留意过……

  吴老师上下打量着陈帆。

  如果招到数学竞赛班来,稍微培养就是个拿奖的好苗子。

  如果将来他获了奖,成了自己的“入室弟子”,将来在家长群体宣传自己的奥数课外班,后续招生就会更容易。

  但是,今年学校给高一年级1个数竞队名额,他还有一些特别的安排:

  他女儿吴韵怡今年也读高一,吴老师准备把这个名额留给女儿,让她参加省赛,出成绩最好,没名次就当试水。

  吴老师思考一会,想了个折中的办法,“委婉”劝说:

  “陈帆的天赋是我没想到的。”

  “不过,数学竞赛不在灵光乍现,而是平时的点滴和积累。”

  “竞赛队普遍都是高二、高三的学长。”

  “你没参加过竞赛班系统的培训,就算今年参赛,成绩也不会太理想。”

  “不如……脚踏实地,先加入我们数学竞赛班培训一年吧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i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i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