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国赛第一_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
笔趣阁 > 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 > 第34章 国赛第一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4章 国赛第一

  305宿舍。

  这几天的经历,让金鑫鑫受到了一万点暴击。作为京平本地人,从小接受着最优质的教育,结果却在集训阶段就败给了外来人。

  尊严何在?

  金鑫鑫前两天晚上宿舍夜谈的时候,还喜欢吹牛:认识某某某个教授,如果自己想读研究生,日后可以申请。

  可现在的状况是,自己这个室友,根本不用申请去哪读书,教授们已经纷纷来申请他了!

  甚至有种修罗场的味道。

  酸,实在太酸了。

  但别人确实比自己厉害,这点金鑫鑫又不得不承认。

  “帆哥,这么多教授申请你,你怎么都不答应,究竟想去哪里读书啊?”熄灯后,史天明问。

  金鑫鑫也想知道答案。

  从他装X失败开始,就想着大学一定要避开这个家伙。不然之后抬头不见低头见,还老被提起国赛的事情,那可就太尴尬了。

  “你这成绩,保研肯定是妥妥的,就看你想不想在华夏读。当然了,如果你愿意学外语的话,我觉得出去也没什么问题。”史天明在他的角度分析。

  陈帆透过窗帘的缝隙,望着满天的繁星:“后边你就知道了……”

  前世的陈帆离开了祖国,那是他上辈子最后悔的决定,没有之一。

  重新来过这一世,陈帆一定会好好发挥自己的优势,推动科学技术进步。

  …………

  十四天的集训很快结束,国赛如火如荼的进行。

  终于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,学生们如释重负的走出了考场。

  门外有许多记者,拦住考生就想要采访。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:

  “觉得自己考的怎样?”

  换做前几年的国赛,可以充分体会到新一代年轻学生自信飞扬的情绪。

  但今年却完全不同。

  被采访的学生带着深度近视镜,看到麦克风腼腆的笑了,慌乱的摆着手:

  “不好不好不好。”

  记者笑着问:“那觉得自己可以得第几名呢?就猜测最好的情况吧?”

  深度近视拘谨的回答:“最好的话,争夺一下全国第二吧?”

  记者好奇心来了:

  “为什么是第二?”

  深度近视耿直道:

  “那您得去问第一!”

  记者被逗乐了,追问:

  “你心目中有第一名的人选了吗?是谁呢?为什么觉得他是第一,而不是自己呢?”

  深度近视借了贾学霸那句话:

  “我觉得学霸和学神还是有差距的,作为一个普通学生,我觉得和他争完全没有意义,我已经放弃了。”

  记者再次追问:

  “可以说说你确定的第一是谁吗?”

  深度临时答:

  “陈帆。”

  记者又采访了几个同学,纷纷表示今年的国赛集训出了一名“大神”。

  刘忠已经乐开了花。

  今年的国赛第一已经稳了。

  凭陈帆在集训的表现,其他地方的学员,无论是在基本功还是知识面,都比陈帆差的远。

  接下来,就是校队的另外的9个人,这里边随便再出个国赛的获奖者,就妥妥当当的赚翻了。

  …………

  国赛结束后,陈帆等人返回了学校。陈帆打着物理竞赛的幌子,在办公室继续做他的研究。

  黎曼猜想的证明,进度已经来到了90%……陈帆预计着,这个月底,他就可以彻底公布自己的成果。

  而那时候,才是真正的举世震惊。

  一周后,国赛公布成绩。

  第一名,120分,陈帆。

  第二名,……

  第三名,……

  陈帆的名字又被高高置于榜首。

  竞赛队的其他成员,虽然没有获得前三名,但是也获得了优秀奖。这在高考里是加分的,或者参加提前批考试,也是大家入好学校的一大助力。

  校队很多人恨不得跪谢陈帆,这帮了他们多少的忙啊。

  于是,校队组织了一次大型聚餐,为陈帆庆祝。

  “恭喜你啊,帆哥。”

  “帆哥牛逼!”

  “明年你不会再参加数学竞赛了吧,给我们普通人一点活路吧,好吗帆哥?”

  虽然陈帆读高一,年纪只有16岁,但是因为他做出的成绩,大家不得不敬称他一句“帆哥”。

  这是二中历史上第一个国赛第一!

  也是国赛历史上第一个满分第一!

  陈帆的传奇,在学生当中传唱。

  王钦作为同桌,也参加了陈帆的庆功宴,在桌上苦逼哈哈的说:

  “帆哥,为啥咱俩同样学习,我就差那么远呢?”

  这个问题陈帆很难回答。

  可能有的人就是不太擅长学习吧?

  而且,王钦未来的路不在学习这方面。按照前世的时间轨迹,王钦毕业后,会经营家里的商铺,成为班里最先买车买房的那个人。

  隔天,学校举办了学习座谈会,邀请陈帆上台介绍学习方法,分享经验。

  一群家长也过来了,就想知道陈帆到底是怎么把成绩搞这么好的。他们的孩子为啥不行。

  陈帆老生常谈的介绍了一些方法,比如,记笔记,及时更正试卷,要做课前预习之类……

  学霸说有效果,甚至“有手就行”,但偏偏有的人做了全套,成绩还不行。

  “……大家一定要真正的在学习,不是摆拍,不是做样子,要把书看进去,多思考,多研究……”

  陈帆语重心长的嘱咐。

  后续就到了学生提问的环节。

  一名家长起身问:

  “我家小美成绩不理想,数学一直在90分及格线上下徘徊,请问有什么快速把数学提高到120分左右的方法呢?”

  陈帆沉吟了一会:

  “对不起,我的数学没有低于过140分。没有从90提高到120分的经验,关于这个,你可以请教一下其他人。”

  陈帆是认真的。

  数学的学习,大抵是一种天赋吧?

 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,他的数学一直是顶尖的存在。

  台下的同学:“……”

  这什么凡尔赛?

  又一个学生家长起立,问:

  “据说陈帆同学获得了很多学校的大学offer,请问这要怎样申请?”

  陈帆心想,怎么净问些没用的问题,耐心回答:“不是我申请的他们,是他们申请的我。”

  台下同学又晕倒一片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i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i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