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6章 火箭发射_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
笔趣阁 > 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 > 第46章 火箭发射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46章 火箭发射

  范登堡。

  星链火箭发射基地。

  身穿白色实验服的科研人员忙忙碌碌,在一尘不染的中央控制室中,焦急忙碌的做着最后的部署。

  这是米国第二次可回收火箭发射实验,技术更新迭代,流程也更加成熟。

  可回收火箭,世界瞩目:

  首先,可回收火箭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,可重复使用火箭组成部分,可大大减少发射后的废弃物产生。

  其次,可回收火箭通过减少每次发射的材料和燃料费用,极大地降低了航天任务的成本。

  最后,可回收火箭的回收技术还包括伞降回收和垂直回收,能够减少火箭发射后对地面人员财产的安全风险。

  目前,这项技术只有米国独有,其他国家望尘莫及。

  为了增加自身影响力,这场发射试验是全球直播的。

  “接下来,全世界范围内,至少有40亿双眼睛在盯着我做事!”

  “各小组务必反复检查设施,并对发射情况进行模拟测算。”

  “大家务必保障发射顺利进行!”

  星链的实验工程师讲话。

  “收到!”

  “收到!”

  各部门的或穿着实验服或穿着西装的精英学者们,斗志高昂的回复。

  他们进行了最后一次模拟发射。

  “经戈伯特教授的数学建模测算,我们考虑了各种极端数据和突发情况,认为准备已经充分,可以开始实验。”

  “进行推进器填充!”

  “倒计时——”

  “3——”

  “2——”

  “1——”

  星链的回收火箭一飞冲天。

  星链项目组,无数人期待的看向天空,这是他们近一年研究改造的成果。

  …………

  华国,各大学校。

  受到星链发射实验的影响,今天下午大家统一上班会课,在班级里盯着投影仪看发射。

  “如果成功了,又是人类航天历史上的一大步。”

  “确实,这个太厉害了。”

  “如果我学理工就好了,将来也可以给祖国航天事业献上一份力量,可惜我是文科生……”

  一名女生边看投影边想。

  忽然,镜头追踪的火箭上,一簇嫣红的火苗自下而上蹿起,很快点燃了整个火箭。

  随后,直播的新闻中发出“轰”的一声巨响。

  米国的回收火箭如烟花一样爆开。

  同学们:“……?”

  大家是来看科普知识和作文素材的。很多人脑子里早已经编好了下次作文的写作内容:

  【看到星链发射火箭的过程。除了增长见识以外,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……我一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,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……】

  但句子还没拼凑完呢,视频里的火箭爆炸掉了。

  视频中。

  范登堡发射实验现场。

  “……”

  一群科研人员陷入了沉默。

  有人紧攥着拳头,手臂上青筋凸起;有人低垂着脑袋,无奈的摇了摇头;有人崩溃的嚎啕大哭……

  身穿实验服,或者西装革履的实验员们,一时间颜面尽失。

  “WTF?!”

  “我们的工作已经完善了。”

  “为什么还会失败,这不科学。”

  星链的项目负责人切断了直播,此时各个新闻频道只能看到一片漆黑。

  但私下里,事情已经吵翻了。

  各个部门开始复盘工作,寻找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。

  本来想要在世界范围内,树立一下威信,结果,在全世界面前直播了个笑话。

  …………

  临川二中。

  高一(15)班也在组织大家看火箭发射,截止到火箭自燃,出现事故的那一刻,班级里出现了一堆嘘声。

  “哎……居然失败了。”

  “真遗憾啊。”

  “米国的科技就是比我们先进,也不知道多久能够赶上。”

  “我虽然理科成绩不好,但是特别喜欢太空和火箭,就喜欢看发射。”

  “星链今年的实验都没成功,看来是没戏了,明年再看吧?”

  “科技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你们也没必要说人家失败怎样。星链失败了,因为人家有。我们华国目前连实验都没办法进行……”

  “……”

  班里的“兔兔”和“神神”吵成一团。

  各个教室里都传来探讨的声音,楼道里闹嚷嚷的。各班的老师几次维持秩序但都没有效果。

  就在这时候,学校的北操场轰隆一声巨响。

  “卧槽?发生什么事了?”

  “食堂煤气炸了吗?”

  一群学生离开座位,往窗外看去,发现一个柱状物喷着火焰升空而起,转眼就在云层中消失不见。

  “卧……槽?”

  “那啥玩意?”

  大家还沉浸在刚才的讨论里,忽然看到有东西升空,都惊呆了。

  没来的同学也跑过来凑热闹,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。

  一名同学指着天上:

  “是火箭么?”

  “我好像看到马赫环了……”

  “不是错觉,我也看见了。”

  马赫环是火箭发动机、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等在大气层中工作时,尾部喷出的明亮耀眼的钻石型激波。

  马赫环现象出现的必要条件:

  一是超音速气流;

  二是气流压力与环境压力不等。

  刚刚听完直播科普的同学们都知道,这意味着实现了超音速飞行。

  大家探讨和愣神的功夫,刚刚升入空中的火箭,已经通过垂直起降回收,落回了学校的操场上。

  “……”

  学生们看呆了。

  “我看到了什么,那是不是火箭?”

  “好像是,甚至还回收了?”

  “刚才新闻不就在播放可回收火箭吗,操场上那玩意有点小,但是我看见了,它确实是……”

  “那,有点牛B。”

  “等等,是我们在做梦吗?”

  “我们不是在看米国的回收火箭发射直播吗?为什么能在自己学校的操场上看到?”

  “掐我一把谢谢,让我知道我还在二中不是在做梦……嗷!我靠,别下死手啊!”

  即使老师不断强调注意安全,学生们也不可避免扒着窗户看。

  “我靠,那个是不是陈帆?”

  有学生认出操场上的人了。

  “操场上那个模型……不,火箭,该不会是陈帆发射的吧?”

  “下楼看看!”

  一群学生不约而同,打开教室的门就往外跑,谁也拦不住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i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i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