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打假_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
笔趣阁 > 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 > 第212章 打假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2章 打假

  世界奥数竞赛结束后,陈帆重新投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。

  脑叶实验室那边,目前是吕玉林和魏超挑大梁。其他人偶尔提出一些新点子,氛围还不错,但最近没什么创新。

  陈帆每隔3天会听一次汇报,随时了解实验室的动向,必要的时候给出技术上的指点。

  南方核聚变发电项目,在林心诚的带领下,早已经投产。但还有相关的实验和研究,就在基地里开展。

  目前,华国有在北方再造一座可控核聚变发电站的打算,已经在规划用地了。后续技术方面,需要陈帆把关,再请专人来建设。

  有西北、南方基地示范基地,现在,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。曾经从陈帆实验室走出来的第一批工程师,现在个个都是“大咖”。

  不少外国学者,从之前看不起华国,转而到现在,要抱着朝圣的心态过来学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。

  一切稳步向前,欣欣向荣。

  西北粒子对撞机的建设,也有了很大的进展。不过,被陈帆自己叫停了。

  对撞机上所应用的技术,大多都是前世的。但前世今生两条时间线融合,在很多方面,现在的科技,已经超过前世的“未来”了。

  粒子对撞机项目的经费全部由陈帆自己负担,消耗极大。如果说只为了建设一个和前世差不多的,对技术进步根本没有帮助,陈帆需要它继续升级。

  而升级的关键途径,就是实验室最近在研发的常温超导体。

  陈帆准备等这项研发完成,再继续粒子对撞机的建设工作。

  说归说,实验也在做……但目前技术还差一点点,陈帆也不着急,让魏超他们慢慢实验。

  网上,经常有人在陈帆的官方账号下留言,希望研究这个研究那个。陈帆一概不理,他又不是菩萨,许愿就能显灵还是咋的?

  有灵感的时候,陈帆喜欢突击。没灵感的时候,实验室能够正常运转,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。

  最近好不容易陈帆在京平,程建华抓住了他使劲“薅羊毛”,介绍给海陆空三大基地做技术参谋。

  陈帆汗颜。

  两辈子为人,他一直是个爱好和平的人,武器什么的,他没有过接触。

  但架不住程建华忽悠:

  “没关系,以你的资质,不是一点就通吗?”

  “而且火箭和导弹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相似,都依靠发动机产生的反作用力推进。”

  “以你的数学水平,去协助研究个制导系统,肯定没啥问题。”

  制导系统是控制和导引导弹飞向目标的整套装置,主要由测量装置、计算装置和姿态控制系统组成,用于统控制导弹沿所要求的弹道稳定地飞行。

  陈帆:“……”

  最后,实在是说不过程建华。

  “行吧。”

  “不过事先说好,计算火箭的发射轨道可以,导弹我可不熟。”

  “没事没事,往天上发射的没问题,往地上打的能有啥问题?”

  陈帆:“……”

  网络上,谁吐槽陈帆不“高产”,肯定是挨骂的。虽然最近物理化学上没有新发现,但是数学方面,不是刚刚解决了个贝利猜想么?

  这效率,也就只有恶意抹黑华国的“小黑子”,才能找茬了。

  就比如……高丽国在青少年奥数竞赛输了之后,他们开始在其他方面各种寻求弥补。

  他们的报纸和电视台,各种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,甚至还把别国的研究成果,刻意混淆视听说成是自己的。

  比如说华国的可控核聚变,高丽非要说用了他们几个专利技术,成果有他们的多少贡献。

  高丽人自己玩的高兴,但是世界上估计是没人信的。

  华国网友除了当乐子看看,直接就是不搭理。大象是不会搭理不吸血的公蚊子的。

  至于其他国,现在地球人都知道可控核聚变是华国研发成功的。

  你愿意吹,吹去呗。

  专利是你们的,也没见你们建设个可控核聚变发电站试试?

  这点没引起世界人民注意。

  但高丽就像个青春期的孩子,不叛逆一下就不开心。他们又在《Nature》投稿了一篇有关“常温超导体”的论文。

  常温超导,属于目前来说存在于“科幻领域”的“黑科技”。

  一经投递了稿件,立刻引起了全世界审稿人的关注。

  但这件事情的结果是:

  各审稿人的实验室,反复尝试了这项实验,却没有任何一个团队能够实现实验成果,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材料。

  于是,各超导实验室的负责人,开始联系高丽的论文作者,权时雨。

  但这位权教授,一口咬定自己的实验没有错。其他团队做不出来,是他们自己的问题。并且催促审稿人立刻通过他们的稿件。

  为此,甚至公布连篇累牍的数据。

  这让世界各地的实验室都犯难了,毕竟实验成本太高了。再来一次,大家都遭不住。

  “这些实验数据,看起来是真实的。但是总觉得哪里不对,又找不到证据……”

  “有道理,但是又奇奇怪怪的。我们也是这种感觉。”

  “但根据他的实验方法,确实没办法成功啊。”

  “是夸大了实验的成果吗?”

  “很难评价……”

  审稿团队没有办法,但是他们却想到了一个“权威人物”……也就是远在华国的陈帆。

  陈帆在研究可控核聚变之前,顺带做出铋系高温超导。而且投入了实际使用,让他才超导材料界也享誉盛名。

  “不如联系陈帆教授,让他也参与研究和评价吧?”

  “如果陈教授的实验室,做不出权时雨的常温超导,就说明他一定是在弄虚作假!”

  “这份论文,也有研究的价值。”

  “对,这就联系陈帆教授!”

  “如果陈教授同意,我们愿意去华国配合研究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不知不觉,因为有陈帆,世界已经逐渐把科研的中心,实验的中心,偏向了华国。

  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都觉得陈帆能够给与专业回复,更加的权威?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i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i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