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复合人才!_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
笔趣阁 > 重生学霸:我引领科技狂潮 > 第213章 复合人才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13章 复合人才!

  鉴于外边的呼声很高,陈帆很快回应同意,并且翻看了论文数据。

  不得不说,高丽的权时雨确实有两把刷子,论文讲的不错,陈帆第一眼看到都是眼前一亮。

  这篇论文方法新颖,给出了一种制造常温超导体的全新的方法。

  不过,数据还是存在一些小问题。

  于晓辉教授对常温超导也非常关注,他从论文一出就加入了大探讨和实验,但是实验做了几百次,目前还没找到论文错误在哪里。

  现在陈帆也牵扯进来了,他就陪在一边焦急的等待:

  “陈教授,怎么样?”

  “我们是不是尝试的方法,这篇论文……是不是有问题?”

  陈帆把思路整理了一下,从抽屉里拿出来一堆算草纸,写写算算不知道在弄什么,过了大概1小时之后,他安排于晓辉教授说:

  “这个方法很有意思。”

  “这是我根据他数据做的进一步推演,论文你就不要再看了,这个拿到实验室去,好好研究一下。”

  “对了,进一步研究,你把魏超也带过去吧,这小子运气很好的。”

  科研有时候真的需要一点运气。

  陈帆还有另外一点考虑,就是魏超也需要提升一下学历了。

  魏超硕士毕业之后,就跑去了大数据实验室,主管工作。但是其他实验室的主管,都是博士起步。

  最后,就是实验上,也需要一些复合人才。比如魏超,从材料化学跨界到数学大数据,又跟了自己这么多项目。

  虽然魏超自己不知道,但是不知不觉,他已经成长很多了。

  陈帆自己这,目前没有收人的打算,就不如把魏超送回于教授那。

  于教授当即同意。

  魏超本来就是他实验室的学生,后来去了陈帆那,就一去不回了。

  这小子稍微有些愚钝,不过总体来说是好的。要不是被陈帆挖走了,于教授还想叫他读个博士呢。

  魏超高高兴兴的来报到了。

  陈帆布置说:

  “魏超,你最近回联合理学院,和于教授做一段时间吧?”

  “常温超导实验,咱们脑叶实验室的资源条件不够,剩下的最好在原本的实验室进行。”

  魏超想起了当初被于教授骂出翔的日子,哭丧着脸说:

  “陈教授,你这是要抛弃你帅气可爱多金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小魏了吗?”

  陈帆懒得跟他贫嘴:

  “这是工作安排。”

  “回去好好干。”

  魏超刚跟着于教授上了车,就被问及:“魏超,你这个欺师灭祖的家伙。实验做完了,跟着陈帆教授就跑了。”

  “你很可以啊?”

  “老师还想留你多干两年活呢?”

  魏超表情扭曲了一下,随后说:

  “没事,没事,反正人生下来就是要给人打工呢。给陈教授干也是干,给您干也是干……”

  于教授刚觉得有几句中听,魏超话锋一转,继续说:

  “但陈教授比较高产,不如我们俩一起给陈教授干。”

  于晓辉:“……”

  …………

  科学院。

  因为世界上着名的超导研究实验室,都把目光关注到了陈帆这边,他们期待一个确切的结果。

  谢文博院长对此事也高度关注。他特地打电话给陈帆,客客气气询问:

  “陈教授,下午好!”

  “这次冒昧打扰到您,是想请教常温超导有关的事。”

  “目前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一科研项目,所以想请您尽早做个判断。”

  陈帆回复说:

  “这个工作我已经在进行了。”

  “或许最近两天,会有个结果。”

  “我现在可以基本确定,高丽权时雨的实验数据有造假部分。”

  “因为常温超导的实验成本较高,还在进行实验的科研团队,我的建议是停止实验,转向理论分析方面。”

  “我通过数学分析的方法,把论文数据进行了测算。”

  谢文博喜出望外:

  “好的好的,那就辛苦您老……辛苦您了!”

  因为各领域的大佬,几乎都上点年纪。谢文博差点脱口而出“您老人家”,但陈帆……比自己还要小两旬呢。

  陈帆回复:

  “不谢!”

  “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。”

  说完便挂断了电话。

  …………

  两天后。

  陈帆用于反驳高丽权时雨常温超导的论文,如期而至。

  由高丽国主导的,一场沸沸扬扬的学术闹剧,终于尘埃落定。

  全世界的实验室,或者看不懂实验的普通人,统一先把目光集中在了论文的最后一页结论:

  高丽国的常温超导实验不成立!

  这在网络上引发了极大的声音:

  “哈哈哈哈,高丽这点弹丸之地,居然还想叫板世界科学界?”

  “这下被打脸了吧?陈帆教授已经出面说明了,结论不成立!”

  “陈帆教授断断是不会拿自己的权威开玩笑的。”

  “我也相信陈教授。”

  “现在世界科技最发达的地方,一个是华国,一个是米国……其他国都往后排老远了。高丽在创造前百都排不上号,怎么能研究室温超导体?”

  “我是科普大V,我之前就说了,室温超导根本就是不存在的。”

  “对啊。虽然论文看不懂,但是逻辑我们明白的……”

  “……”

  网友或者科技发烧友,可以拿看乐子的心态去对待论文,但是在科学界,却是不行。

  各国的物理学家、化学家,现在正在看着陈帆的论文头疼。

  他们都是以实验方法,去验证权时雨的常温超导论文的。

  陈帆的实验室非常先进,他们以为陈帆也会这么做。

  但谁想到,陈帆居然全部使用数学的方法,从权时雨的论文中,寻找逻辑漏洞。

  他甚至没做任何一个实验,光凭推演,就找到了论文的错处。

  这给其他国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看的头大了:

  “这就是骗了我们的论文?”

  “经过陈教授这样一推理,好像确实一文不值。”

  “停,别说了。你又不是数学家,你看的懂这论文吗?”

  “实话说……我看的不是很懂。”

  “要不要去数学研究所找个人看。”

  “对对付。”

  但到了数学研究所,数学家看到这篇论文,也很头大的:

  “别问,我又不是物理学家和化学家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ia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ia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